問題已解決
2×21 年 1 月 1 日,甲公司與乙公司簽訂租賃協(xié)議,于當日起將自用辦公樓出租給乙公司使用,甲公司將該辦公樓劃分為投資性房地產(chǎn),采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當日,該辦公樓的原值為 15 000 萬元,累計折舊為 900 萬元,公允價值為 16 000 萬元,計稅基礎為 14 100 萬元。2×21 年 12 月 31 日,該辦公樓的公允價值為 16 200 萬元,計稅基礎為 13 800 萬元。 編制甲公司 2×21 年 12 月 31 日對該辦公樓按公允價值計量的會計分錄和確認遞延所得稅的會計分錄 借:投資性房地產(chǎn)-公允價值變動 200 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200 借:所得稅費用 16200-13800=600*0.25=150 貸:遞延所得稅負債 150 老師,幫忙看下這樣做對嗎?



同學你這題做得很好啊,沒有錯的
2024 08/03 16:39

84784983 

2024 08/03 16:46
但是學堂配套習題給的答案是
借:投資性房地產(chǎn)——公允價值變動 200
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200
借:所得稅費用 125
貸:遞延所得稅負債 125
所以有點搞不懂

84784983 

2024 08/03 16:46
所得稅這里怎么數(shù)據(jù)會不一樣呢

裴老師 

2024 08/03 16:51
剛才光看分錄了,沒計算,16200-13800=2400吧……不是600吧

84784983 

2024 08/03 17:01
是的,我算錯了,但是和學堂給的答案還是不一樣啊,2400*0.25=600 學堂給的是125

裴老師 

2024 08/03 17:24
這道題能拍一下整個題目和答案嗎,按理說你這個計算方式是沒有錯的。

84784983 

2024 08/03 17:28
好的,老師,我截圖發(fā)您

84784983 

2024 08/03 17:29
順序反了,您看下

裴老師 

2024 08/03 17:37
這個你看,他在交易合并時候就計算了遞延所得稅負債,那個時候1900已經(jīng)做了,所以后來從16000到16200時候,只需要確認200的增值

裴老師 

2024 08/03 17:41
他是分步處理的,第二步增值了200,于是賬面價值總額是16200,這個時候和計稅基礎相差2400。應該形成遞延所得稅負債600。由于之前已經(jīng)做了475,所以這次只需要做125。

84784983 

2024 08/03 17:50
600是累計金額,本題讓求的是變動額嗎?

84784983 

2024 08/03 17:58
既然計稅和賬面相差2400,遞延所得稅負債就應該四2400*0.25=600呀,為什么要減掉之前的475呢?這里不懂呢,老師

裴老師 

2024 08/03 18:51
這個遞延所得稅根據(jù)賬面和計稅基礎的差異實際上是時點數(shù)據(jù),意思就是這個遞延所得稅當時時點應該有的余額。你看第一步已經(jīng)確認了475,到第二步時候時點數(shù)應該是600,你已經(jīng)有475的余額了,所以再加125就到了600了,因此本期計提125的所得稅負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