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已解決
1.從哪些方面核實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額是否已計提加計抵減額?2. 對已計提加計抵減額度進項稅額,應該怎么處理?



親愛的學員,您好!很高興能為您提供幫助,您的問題答復如下:
1.核實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額是否已計提加計抵減額可以從以下方面進行:檢查賬簿記錄中是否有明確的加計抵減額計算和記錄;確認稅務申報表上是否正確反映了加計抵減的情況;審核相關會計分錄,確保加計抵減額已經從可抵扣進項稅額中扣除。
2.對已計提加計抵減額度的進項稅額,在進行進項稅額轉出時,不應將這部分加計抵減額計入轉出金額。應當在計算當期可繼續(xù)抵扣的加計抵減額時,減去因進項稅額轉出而需要調減的那部分加計抵減額。
祝您學習愉快!
1.核實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額是否已計提加計抵減額可以從以下方面進行:檢查賬簿記錄中是否有明確的加計抵減額計算和記錄;確認稅務申報表上是否正確反映了加計抵減的情況;審核相關會計分錄,確保加計抵減額已經從可抵扣進項稅額中扣除。
2.對已計提加計抵減額度的進項稅額,在進行進項稅額轉出時,不應將這部分加計抵減額計入轉出金額。應當在計算當期可繼續(xù)抵扣的加計抵減額時,減去因進項稅額轉出而需要調減的那部分加計抵減額。
祝您學習愉快!
05/30 17:14

丟了玉兔的嫦娥 

05/30 19:07
1.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申報表附表二的13欄,21、22欄之間存在哪些數(shù)量關系?2.如果所屬期2024年4月附表二13欄為100,21欄為40,22欄為20,增值稅加計抵減率為0.05,附表四本期調減額應該填報多少?具體計算過程是什么?

金老師 

05/30 19:08
親愛的學員,您好!很高興能為您提供幫助,您的問題答復如下:
1.附表二中13欄反映的是“當期認證相符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情況;21、22欄則分別反映了“本期用于簡易計稅方法計稅項目、免征增值稅項目、集體福利或者個人消費的進項稅額”和“本期轉出的待抵扣進項稅額”。通常情況下,13欄的數(shù)據(jù)會大于或等于21+22欄數(shù)據(jù)之和。2.附表四本期調減額計算過程如下:
借:應交稅費——增值稅加計抵減額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40+20)*5%=3因此,附表四本期調減額應該填報3。
祝您學習愉快!
1.附表二中13欄反映的是“當期認證相符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情況;21、22欄則分別反映了“本期用于簡易計稅方法計稅項目、免征增值稅項目、集體福利或者個人消費的進項稅額”和“本期轉出的待抵扣進項稅額”。通常情況下,13欄的數(shù)據(jù)會大于或等于21+22欄數(shù)據(jù)之和。2.附表四本期調減額計算過程如下:
借:應交稅費——增值稅加計抵減額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40+20)*5%=3因此,附表四本期調減額應該填報3。
祝您學習愉快!

丟了玉兔的嫦娥 

05/30 19:40
1.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申報表附表二的13欄(本期進項稅額轉出額),21欄(上期留抵稅額抵減欠稅)、22欄(上期留抵稅額退稅)之間存在哪些數(shù)量關系?2.如果所屬期2024年4月附表二13欄為100,21欄為40,22欄為20,增值稅加計抵減率為0.05,附表四本期調減額應該填報多少?具體計算過程是什么?

丟了玉兔的嫦娥 

05/30 19:42
1.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申報表附表二的13欄(本期進項稅額轉出額),21欄(上期留抵稅額抵減欠稅)、22欄(上期留抵稅額退稅)之間存在哪些數(shù)量關系?2.如果所屬期2024年4月附表二13欄本期進項稅額轉出額為100,21欄上期留抵稅額抵減欠稅)為40,22欄上期留抵稅額退稅為20,增值稅加計抵減率為0.05,附表四本期調減額應該填報多少?具體計算過程是什么?

金老師 

05/30 19:41
親愛的學員,您好!很高興能為您提供幫助,您的問題答復如下:
1.一般納稅人申報表附表二的13欄反映的是當期認證相符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情況。21、22欄分別反映了“本期用于簡易計稅方法計稅項目、免征增值稅項目、集體福利或者個人消費的進項稅額”和“本期轉出的待抵扣進項稅額”。通常情況下,13欄的數(shù)據(jù)會大于或等于21+22欄數(shù)據(jù)之和。2.附表四本期調減額計算過程如下:
借:應交稅費——增值稅加計抵減額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計算公式:(40+20)*5%=3
因此,附表四本期調減額應該填報3。
祝您學習愉快!
1.一般納稅人申報表附表二的13欄反映的是當期認證相符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情況。21、22欄分別反映了“本期用于簡易計稅方法計稅項目、免征增值稅項目、集體福利或者個人消費的進項稅額”和“本期轉出的待抵扣進項稅額”。通常情況下,13欄的數(shù)據(jù)會大于或等于21+22欄數(shù)據(jù)之和。2.附表四本期調減額計算過程如下:
借:應交稅費——增值稅加計抵減額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計算公式:(40+20)*5%=3
因此,附表四本期調減額應該填報3。
祝您學習愉快!

金老師 

05/30 19:43
親愛的學員,您好!很高興能為您提供幫助,您的問題答復如下:
1.通常情況下,附表二的13欄(本期進項稅額轉出額)的數(shù)據(jù)會大于或等于21欄(上期留抵稅額抵減欠稅)和22欄(上期留抵稅額退稅)數(shù)據(jù)之和。2.計算過程如下:
借:應交稅費——增值稅加計抵減額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計算公式:(40+20)*5%=3因此,附表四本期調減額應該填報3。
祝您學習愉快!
1.通常情況下,附表二的13欄(本期進項稅額轉出額)的數(shù)據(jù)會大于或等于21欄(上期留抵稅額抵減欠稅)和22欄(上期留抵稅額退稅)數(shù)據(jù)之和。2.計算過程如下:
借:應交稅費——增值稅加計抵減額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計算公式:(40+20)*5%=3因此,附表四本期調減額應該填報3。
祝您學習愉快!

丟了玉兔的嫦娥 

05/30 20:28
計算公式:(40+20)*5%=3因此,附表四本期調減額應該填報3。1.為什么不是(100-40-20乘以0.05?

丟了玉兔的嫦娥 

05/30 20:28
計算公式:(40+20)*5%=3因此,附表四本期調減額應該填報3。1.為什么不是(100-40-20)乘以0.05?

金老師 

05/30 20:28
親愛的學員,您好!很高興能為您提供幫助,您的問題答復如下:
因為計算加計抵減額時,是基于21欄和22欄的合計數(shù),即(40+20)來計算的,而不是用13欄的數(shù)據(jù)。所以正確的計算方式是(40+20)*5%。
祝您學習愉快!
因為計算加計抵減額時,是基于21欄和22欄的合計數(shù),即(40+20)來計算的,而不是用13欄的數(shù)據(jù)。所以正確的計算方式是(40+20)*5%。
祝您學習愉快!

丟了玉兔的嫦娥 

05/30 20:32
1.計算調減額時,應該考慮轉出的進項稅額是否在之前計提過加計抵減額,如果計提過,就需要調減。如果沒有計提,就不用調減,對嗎?2.留抵稅額退稅或者抵欠,是否需要考慮形成該筆留抵稅額的進項稅額是否已經計提加計抵減呢?

金老師 

05/30 20:29
親愛的學員,您好!很高興能為您提供幫助,您的問題答復如下:
因為計算加計抵減額時,是基于進項稅額轉出中用于簡易計稅方法計稅項目、免征增值稅項目等的金額(即21欄和22欄之和),而不是當期總的進項稅額轉出額(13欄)。所以使用(40+20)乘以5%來計算。
祝您學習愉快!
因為計算加計抵減額時,是基于進項稅額轉出中用于簡易計稅方法計稅項目、免征增值稅項目等的金額(即21欄和22欄之和),而不是當期總的進項稅額轉出額(13欄)。所以使用(40+20)乘以5%來計算。
祝您學習愉快!

金老師 

05/30 20:33
親愛的學員,您好!很高興能為您提供幫助,您的問題答復如下:
1.對,如果轉出的進項稅額之前計提過加計抵減額,就需要調減;如果沒有計提,就不用調減。
2.是的,需要考慮形成該筆留抵稅額的進項稅額是否已經計提加計抵減。
祝您學習愉快!
1.對,如果轉出的進項稅額之前計提過加計抵減額,就需要調減;如果沒有計提,就不用調減。
2.是的,需要考慮形成該筆留抵稅額的進項稅額是否已經計提加計抵減。
祝您學習愉快!

丟了玉兔的嫦娥 

05/30 20:53
如果所屬期2024年4月附表二13欄本期進項稅額轉出額為100,21欄上期留抵稅額抵減欠稅)為40,22欄上期留抵稅額退稅為20。我說的21、22欄是指上面內容,不是您說的意思

金老師 

05/30 20:54
親愛的學員,您好!很高興能為您提供幫助,您的問題答復如下:
附表四本期調減額計算如下:
(40+20)*5%=3附表四本期調減額應該填報3。
祝您學習愉快!
附表四本期調減額計算如下:
(40+20)*5%=3附表四本期調減額應該填報3。
祝您學習愉快!

丟了玉兔的嫦娥 

05/30 21:00
1.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申報表附表二的本期進項稅額轉出),上期留抵稅額抵減欠稅、上期留抵稅額退稅之間存在哪些數(shù)量關系?2.如果所屬期2024年4月附表二本期進項稅額轉出額為100,上期留抵稅額抵減欠稅為40,上期留抵稅額退稅為20,增值稅加計抵減率為0.05,附表四本期調減額應該填報多少?具體計算過程是什么?

金老師 

05/31 11:01
親愛的學員,您好!很高興能為您提供幫助,您的問題答復如下:
一般情況下,本期進項稅額轉出額的數(shù)據(jù)會大于或等于上期留抵稅額抵減欠稅上期留抵稅額退稅數(shù)據(jù)之和。
2.計算過程(40+20)*5%=3因此,附表四本期調減額應該填報3。
祝您學習愉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