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碼下載APP
及時接收最新考試資訊及
備考信息
就如上市公司年報審計一樣,政府財報的審計和公開也已正式提上日程。
《權責發(fā)生制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制度改革方案》(下稱“改革方案”)提出,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和部門財務報告按規(guī)定接受審計,審計后的政府綜合財務報告與審計報告依法報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并按規(guī)定向社會公開。
實際上,政府財報的審計和公開是推進此項改革的有效機制,而政府財報的審計和公開,也需要多方合力支持。
促進政府信息公開
政府財務報告可以全面反映政府資產負債、收入費用、運行成本等財務信息,更好地滿足社會各有關方面的信息需求。
對此,上海市財政局國庫處相關負責人表示:“可以預見,政府財務報告將成為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重要內容。建立政府財務報告審計和公開機制,將政府財務信息公開常態(tài)化、規(guī)范化和法制化,有利于提高政府透明度,較大地提升政府信息公開工作質量。”
在杭州師范大學校園建設處處長陳珍紅看來,政府財報制度改革成功的首要因素,是要具有清晰的政策定位和實現功能。同時,在改革推進過程中,也需要信息反饋、監(jiān)督機制、地方官員考核制度等相關配套制度。
“因此,相關部門需要根據實際需要及時對財報進行編制和完善,以便地方對改革的反應和變化等信息順暢地上傳,使政策根據改革進展進行適當調整。”陳珍紅說,就這一點來看,政府財報審計和公開是有效推進此項改革的重要機制。
審計是公開的前提,就如上市公司的年報需要會計師事務所審計一樣。政府的財務報告如果沒有經過相關部門的審計,很容易出現人為操縱財務數據,導致信息失真,也就失去了發(fā)布報告的意義。
對此,財政部駐廣東省財政監(jiān)察專員辦事處的孔海濤表示:“報告要發(fā)揮作用,也必須進行公開,才能使廣大群眾及時充分地掌握報告信息,更好地參與社會事務管理,這也是對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中‘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要求的有力貫徹。”
具體來說,陳珍紅將政府財報審計和公開的重要意義歸結為3個方面。
首要的是防止政府因有權而“任性”。其次要防止地方官員為提高政績扭曲會計數據,導致新的政治風險和決策風險。此外,也要提高公眾的民主決策水平。民主的質量依賴于大眾的理性思考水平,而大眾的理性思考水平又依賴于信息的公開和對數據文化的尊重。
尊重現狀 循序漸進
改革方案提出,建立健全政府財務報告審計和公開制度。政府財務報告審計制度應當對審計的主體、對象、內容、權限、程序、法律責任等作出規(guī)定。政府財務報告公開制度應當對政府財務報告公開的主體、對象、內容、形式、程序、時間要求、法律責任等作出規(guī)定。
這就要求相關部門首先要做好相關的制度設計。
具體到實際操作中,孔海濤認為,對于處在不同經濟發(fā)展階段的不同地區(qū),操作重點應該是不同的。而一個基本的原則,就是“尊重現狀,循序漸進”。在一些經濟相對落后的地區(qū),群眾公共財政意識相對薄弱。“而對于一些經濟相對較為發(fā)達又具有較為深厚民間智庫傳統(tǒng)的地區(qū),群眾具有迫切參與公共事務管理的熱情。
“這就要求政府部門在報告內容上下功夫,提高財務報告的科學性和全面性,增加對一些熱點事項的公開程度。同時應針對報告公開后群眾所反映的問題,搭建起有效的與群眾進行信息交流與溝通的橋梁,確保公開的效果,建立起完善的信息反饋體系,達到自我鞭策、自我激勵的作用。”孔海濤說。
陳珍紅建議,在實際操作中,每年會計年度結束后,可將政府財報審計和信息公開作為必經的程序來予以規(guī)定。
除此之外,政府財報內容的更新和擴展對審計人員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強審計部門能力建設及充實相關人才儲備,也成為政府財務報告審計制度順利實施的關鍵因素之一。
對于審計機構的選擇,業(yè)內人士具有不同的看法,但共識是可以由國家審計部門審計,也可以引入中介機構進行審計,還可以二者兼有。這需要根據我國國情慎重選擇。(來源:中國會計報2015年3月13第7版)
上一篇:事務所不能同時提供哪些服務
下一篇:審計師應該具備的溝通技巧
Copyright © 2000 - sinad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會計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備20012371號-7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44457號
套餐D大額券
¥
去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