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負債表上的固定資產包括哪些科目
固定資產的定義與分類
在資產負債表中,固定資產是指企業(yè)為生產商品、提供勞務、出租或經營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壽命超過一個會計年度的有形資產。

固定資產的價值通過折舊逐漸轉移到成本或費用中,其公式為:折舊 = (原值 - 殘值) ÷ 使用年限。例如,一臺價值100,000元的機器設備,預計使用年限為10年,殘值為5,000元,則每年的折舊額為(100,000 - 5,000) ÷ 10 = 9,500元。固定資產的管理對企業(yè)財務健康至關重要,因為它直接影響到企業(yè)的長期盈利能力。
常見問題
如何評估固定資產的市場價值?答:評估固定資產的市場價值需要考慮多個因素,包括資產的當前狀態(tài)、市場需求以及技術進步的影響。對于某些行業(yè)如制造業(yè),機器設備的技術更新速度較快,可能需要定期進行資產評估以確保賬面價值反映實際價值。
不同行業(yè)的固定資產折舊方法有何差異?答:不同行業(yè)由于資產特性和使用模式的不同,選擇的折舊方法也會有所差異。例如,高科技行業(yè)可能更傾向于采用加速折舊法,以便更快地將資產成本轉化為費用;而房地產行業(yè)則可能使用直線折舊法,因為建筑物的物理損耗較為均勻。
固定資產投資對中小企業(yè)發(fā)展的意義是什么?答:對于中小企業(yè)而言,合理的固定資產投資是實現(xiàn)規(guī)模擴張和提高競爭力的關鍵。例如,在餐飲業(yè)中,購置高效的廚房設備可以顯著提升服務效率和質量;而在零售業(yè),優(yōu)化店鋪布局和裝修則能吸引更多的顧客,從而增加銷售額。
說明:因考試政策、內容不斷變化與調整,正保會計網校提供的以上信息僅供參考,如有異議,請考生以官方部門公布的內容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