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性金融資產屬于流動資產?
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定義與分類
在財務會計中,交易性金融資產是指企業(yè)為了近期內出售而持有的金融資產。

根據國際財務報告準則(IFRS)和美國通用會計準則(GAAP),交易性金融資產被歸類為流動資產,因為它們預計在一年內或一個營業(yè)周期內變現(xiàn)、出售或消耗。其價值波動較大,因此需要按公允價值計量,并且任何未實現(xiàn)的損益應在當期損益表中反映。公式表示為:公允價值 = 市場價格 × 數(shù)量。
交易性金融資產的會計處理
企業(yè)在持有交易性金融資產期間,需定期評估其公允價值變動情況。若市場價格上升,則確認收益;反之則確認損失。這種處理方式確保了財務報表能夠及時反映企業(yè)的財務狀況。
例如,假設某公司購買了100股股票,每股成本為50元,一個月后該股票市價上漲至每股60元。此時,公司應確認的未實現(xiàn)收益為:(60 - 50) × 100 = 1000元。此金額將計入當期損益,影響凈利潤。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交易性金融資產屬于流動資產,但其管理仍需遵循嚴格的內部控制程序,以防止市場風險對企業(yè)造成不利影響。
常見問題
如何區(qū)分交易性金融資產與其他類型的金融資產?答:關鍵在于持有目的。如果目的是短期獲利,則歸類為交易性金融資產;若是為了長期投資或控制,則可能屬于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或長期股權投資。
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變動對利潤有何影響?答:公允價值變動直接影響當期損益,增加或減少凈利潤。這要求企業(yè)密切關注市場動態(tài),及時調整投資策略。
不同行業(yè)在管理交易性金融資產時有哪些特殊考慮?答:例如,金融機構可能更注重流動性管理和風險分散;制造業(yè)企業(yè)則可能利用閑置資金進行短期投資,以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各行業(yè)需結合自身特點制定相應的風險管理政策。
說明:因考試政策、內容不斷變化與調整,正保會計網校提供的以上信息僅供參考,如有異議,請考生以官方部門公布的內容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