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已解決
模擬試卷二關于合并報表的調整,抵消分錄,只有答案,沒有解析過程,完全看不懂答案,每個數(shù)是怎么來的,求解析



(1)2×24 年 1 月 1 日取得長期股權投資的會計分錄
A 公司取得 B 公司 80% 股權,能實施控制,且無關聯(lián)方關系,屬于非同一控制下企業(yè)合并。按付出對價的公允價值確認長期股權投資成本。
借:長期股權投資 ——B 公司 6000
貸:銀行存款 6000
(2)計算 2×24 年 1 月 1 日合并商譽
合并商譽 = 合并成本 - 購買日被購買方可辨認凈資產(chǎn)公允價值 × 持股比例。
購買日 B 公司可辨認凈資產(chǎn)公允價值為 6750 萬元,A 公司持股 80%。
合并商譽 = 6000 - 6750×80% = 6000 - 5400 = 600(萬元)
(3)2×24 年 1 月 1 日與合并財務報表相關的調整、抵銷分錄
① 調整分錄(將 B 公司可辨認凈資產(chǎn)由賬面價值調整為公允價值)
B 公司固定資產(chǎn)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的差額 = 500 - 400 = 100(萬元)。
借:固定資產(chǎn) 100
貸:資本公積 100
② 抵銷分錄(抵銷長期股權投資與 B 公司所有者權益)
調整后 B 公司所有者權益:
實收資本 3000 萬元,資本公積 300 + 100 = 400(萬元),盈余公積 450 萬元,未分配利潤 2800 萬元,可辨認凈資產(chǎn)公允價值總計 6750 萬元。
借:實收資本 3000
資本公積 400
盈余公積 450
未分配利潤 2800
商譽 600
貸:長期股權投資 6000
少數(shù)股東權益 6750×20% = 1350
(4)2×24 年 12 月 31 日與合并財務報表相關的調整分錄
① 調整 B 公司凈利潤(考慮固定資產(chǎn)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差異的折舊影響)
B 公司固定資產(chǎn)公允價值 500 萬元,賬面價值 400 萬元,剩余使用年限 5 年,每年應多提折舊 = (500 - 400)÷5 = 20(萬元)。
B 公司調整前凈利潤 830 萬元,調整后凈利潤 = 830 - 20 = 810(萬元)。
② 按權益法調整長期股權投資
A 公司應享有的 B 公司調整后凈利潤份額 = 810×80% = 648(萬元)。
借:長期股權投資 648
貸:投資收益 648
(5)2×24 年 12 月 31 日與內部交易相關的抵銷分錄
① 內部固定資產(chǎn)交易(M 產(chǎn)品)
抵銷未實現(xiàn)內部銷售利潤:A 公司銷售 M 產(chǎn)品給 B 公司,售價 400 萬元,成本 280 萬元,未實現(xiàn)利潤 = 400 - 280 = 120(萬元)。
借:營業(yè)收入 400
貸:營業(yè)成本 280
固定資產(chǎn) —— 原價 120
抵銷多提折舊:B 公司按 400 萬元原價計提折舊,剩余使用年限 10 年,2×24 年使用了 8 個月(5 月投入使用),多提折舊 = 120÷10×8/12 = 8(萬元)。
借:固定資產(chǎn) —— 累計折舊 8
貸:管理費用 8
② 內部存貨交易(N 產(chǎn)品)
抵銷未實現(xiàn)內部銷售利潤:A 公司銷售 N 產(chǎn)品給 B 公司,售價 250 萬元,成本 160 萬元,B 公司未出售一半,未實現(xiàn)利潤 = (250 - 160)×50% = 45(萬元)。
借:營業(yè)收入 250
貸:營業(yè)成本 250
借:營業(yè)成本 45
貸:存貨 45
抵銷存貨跌價準備:B 公司剩余存貨賬面價值 125 萬元(250×50%),可變現(xiàn)凈值 90 萬元,應計提跌價準備 35 萬元;從集團角度,剩余存貨成本 80 萬元(160×50%),可變現(xiàn)凈值 90 萬元,無需計提,所以抵銷多提的跌價準備 35 萬元。
借:存貨 —— 存貨跌價準備 35
貸:資產(chǎn)減值損失 35
(6)計算 2×24 年 12 月 31 日合并資產(chǎn)負債表中少數(shù)股東權益的確認金額
少數(shù)股東權益 = 購買日少數(shù)股東權益 + 少數(shù)股東享有的調整后凈利潤份額。
購買日少數(shù)股東權益 1350 萬元,少數(shù)股東享有的調整后凈利潤份額 = 810×20% = 162(萬元)。
少數(shù)股東權益 = 1350 + 162 = 1512(萬元)。
09/01 2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