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資產折舊的核算
。ㄒ唬┱叟f的計算方法 固定資產折舊是指固定資產由于損耗而轉移到產品成本或企業(yè)費用中的那一部分以貨幣表現的價值。固定資產折舊方法的選擇與使用應考慮固定資產本身的損耗程度,在此基礎上既要滿足固定資產更新的資金來源需要,又要為正確計算產品成本提供可靠依據。目前常用的折舊計算方法主要是平均年限法和工作量法。而經財政部批準的特殊行業(yè)的企業(yè),其機器設備可以采用雙倍余額遞減或者年數總和法。
1.平均年限法(也稱使用年限法)
平均年限法是根據固定資產的原始價值,預計使用年限和預計凈殘值,按照其預計使用年限平均計算折舊的一種方法(預計凈殘值是清理收入與清理費支出相抵后的差額,凈殘值與原值的比率稱為凈殘值率)。平均年限法的固定資產折舊率和折舊額的計算公式如下: 年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預計凈殘值)/預計使用年限 或=(固定資產原值-固定資產原值× 預計凈殘值率)/預計使用年限 年折舊率=年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 =(1-預計凈殘值率)/預計使用年限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月折舊率 凈殘值率按照固定資產原值的3%~5%確定,凈殘值率低于3%或者高于5%的,由企業(yè)自主確定,并報主管財政機關備案。折舊率是指一定時期內固定資產折舊額與固定資產原值的比率。
2.工作量法
對于某些特定的固定資產或在某些特定企業(yè),如果固定資產在其各個期間內使用不均衡,可以按照工作時間或行駛里程等實際工作量計算折舊。工作量法的固定資產折舊額計算公式如下: 除上述兩種方法外,企業(yè)根據自身發(fā)展情況,需要采用快速折舊方法時,需報經稅務部門審批,稅務部門同意后方可使用。按規(guī)定可以采用“雙倍余額遞減法”和“年數總和法”兩種方法。
(二)計提折舊的范圍 企業(yè)當期固定資產折舊的多少,直接影響當期成本的高低和利潤的多少。因此,每個企業(yè)在計算折舊時都必須按照規(guī)定的范圍進行。
(1)計提折舊的范圍。下列固定資產計提折舊:房屋和建筑物;在用的機器設備、儀器儀表、運輸車輛、工具器具;季節(jié)性停用和修理停用的設備,以經營租賃方式租出的固定資產。
。2)不計提折舊的范圍。下列固定資產不計提折舊:房屋、建筑物以外的未使用、不需用的固定資產,以經營租賃方式租入的固定資產。已提足折舊繼續(xù)使用的固定資產,未提足折舊但已提前報廢的固定資產,以及以前已經估價單獨入賬的土地等,也不計提折舊。
。ㄈ┕潭ㄙY產折舊的總分類核算 企業(yè)按月計提固定資產折舊,借記“制造費用”、“管理費用”、 “其他業(yè)務支出”等賬戶,貸記“累計折舊”。固定資產折舊的計 算,是通過編制固定資產折舊計算表進行的。按規(guī)定,月份內增加 的固定資產,當月不提折舊;月份內減少的固定資產當月照提折 舊。所以,固定資產折舊計算表是根據上月已提折舊額,加上上月 增加的固定資產應計折舊額,減去上月減少的固定資產應計折舊額 來確定本月應計提的折舊額。 根據固定資產折舊計算匯總表,企業(yè)計提折舊會計分錄為: 借:制造費用 管理費用 貸:累計折舊
六、固定資產修理的核算
固定資產的修理就是對固定資產不同程度的損壞的修復,通過修理和更換零件等,恢復固定資產的效能。固定資產修理費計入成本費用。計入的方法根據企業(yè)修理費支出均衡情況決定。
。ㄒ唬┕潭ㄙY產的日常修理 固定資產日常修理是指對固定資產個別部分進行調整和拆卸,機器設備的局部檢修與清洗,排除故障和對廠房、建筑物的局部修繕等,進而達到保持固定資產的正常工作狀態(tài)的目的,根據固定資產日常修理的特點,其費用一般在發(fā)生的當月一次全部計入成本和費用,也可采用預提費用的方式平均計入各月成本和費用。
。ǘ┕潭ㄙY產的大修理 固定資產大修理費往往各月發(fā)生不均衡,有些月份支出較多,有些月份支出較少,為均衡各期的成本負擔,可通過“待攤費用”、“預提費用”賬戶調整。 對于固定資產大修理費用,一次支出額較大,受益期較長也可通過“遞延資產”核算,將大修理費在大修理間隔期合理攤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