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碼下載APP
及時接收最新考試資訊及
備考信息
摘 要:我國《內部審計基本準則》中規(guī)定,為促進企業(yè)發(fā)展,內部審計應獨立、客觀地開展審計活動,以達到為企業(yè)實施必要的監(jiān)督目的。在實際開展工作中怎樣才能做到獨立、客觀公開地開展內部審計,筆者認為應從企業(yè)組織結構設置、經費來源、社會關系等幾方面著手采取措施,以保障內部審計的獨立性和客觀性。
關鍵詞:內部審計;客觀性;獨立性
內部審計是一項獨立客觀的保證工作與咨詢活動,它的目的是為機構增加價值并提高機構的運作效率,它采取系統(tǒng)化、規(guī)范化的方法來對風險管理、控制及治理程序進行評價,提高它們的效率,從而幫助實現機構的目標(2001年國際內部審計師協(xié)會界定的內部審計定義)。獨立性與客觀性密不可分,獨立性是客觀性的前提和保障,沒有獨立性就談不上客觀性。客觀性是獨立性的實質和目標,堅持獨立性就是為了能客觀而非主觀的反映問題,以便為企業(yè)實施必要的監(jiān)督,促進企業(yè)發(fā)展。獨立性是內部審計最本質的要求。
《國際內部審計標準》規(guī)定,“內部審計的獨立性,即內部審計人員(機構)需獨立于他們所需要審計的活動,以便不受約束,客觀地開展工作”??梢姡鶕H內部審計標準,內部審計的最大特點是獨立性,內部審計缺乏獨立性,客觀、及時、有效的監(jiān)督就會成為一句空談。獨立性是其工作得以順利進行的根本保證。根據我國當前內部審計工作狀況和提高內部審計工作質量的要求,尤其要強調內部審計的獨立性。
1 內部審計的獨立性和客觀性的含義
內部審計的獨立性主要指以下三方面的內容:
1.1 內部審計機構隸屬關系的獨立性內部審計為保證其獨立性,內審機構的設置不能隸屬于或平行企業(yè)財務部門和其他職能部門,而應隸屬于企業(yè)最高領導人,這樣才會使最高領導能夠直接、及時獲得內部審計部門所提供的情報和咨詢。
1.2 內部審計人員的獨立性
內部審計必須有專職的審計人員,不能由其他業(yè)務部門,特別是會計部門人員兼任。只有這樣。才能在規(guī)定的權限內,獨立行使職權,完成規(guī)定的任務。同時,內審人員在執(zhí)行任務時,必須站在客觀公正的立場去分析問題,獨立觀察、判斷各種問題,并且要堅持原則,敢于斗爭,忠于職守,以自己的工作態(tài)度和工作質量,取得單位和他人的信任,提高內部審計的權威性。
1.3 內部審計業(yè)務的獨立性
內部審計機構和人員,不負責制定內審工作以外的計劃方案,不辦理經濟業(yè)務,不編制會計報表,不直接參與企業(yè)各部門的生產經營活動,而應以獨立的第三者的身份去檢查、監(jiān)督、分析、評價企業(yè)的各項經濟工作。
內部審計的客觀性是指在實施內部審計時,內部審計人員所持的立場和方法是客觀的、公正的。即在分析、判斷、審核、驗證各項審計業(yè)務過程中,必須以客觀事實為基礎,實事求是,不主觀臆斷,歪曲事實。就其內部審計的本質特征來說,則首先要求審計人員工作的出發(fā)點必須公正,沒有偏見,否則就難以取得信任。內部審計的客觀性是內部審計權威性的基礎。
內部審計人員獨立性的關鍵是要獨立于被審計部門,其獨立性也要能得到被審計單位負責人的承認和支持。
2 影響獨立性和客觀性的幾種情況
為了充分發(fā)揮和加強內審的作用,單位需盡可能保持內部審計的獨立性。但目前許多單位并未理解內審獨立性的真正涵義并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致使內審部門沒有發(fā)揮他應有的作用,總結下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2.1 經濟利益
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方面指如果內部審計機構的經費來源全部與企業(yè)的經濟效益掛鉤,或者全部來源于被審計部門,可能會影響內部審計的獨立性和客觀性;另一方面,如果內部審計師在審計過程中,產生了與被審對象有共同經濟利益時,這樣可能就會影響其客觀判斷能力,則獨立性和客觀性同樣會受到影響。例如,在審計期間,接受被審計部門的禮品或有借貸、投資關系等。
2.2 組織結構
綜觀中外內部審計的現狀,目前內審機構的設置有幾種主要類型,如①受董事會或其下設的審計委員會領導;②受本單位主管財務的副總經理領導;③受本單位總經理領導。審計委員會的成員一般是不參與日常管理的外部董事,由他們負責制定與內部審計有關的政策、規(guī)章制度,決定內部審計部門主管的聘用、提升和報酬,能增強內審人員相對管理部門的獨立性。理論上講,第一類是理想的內部審計模式。但是,在實際工作中,內審部門通常接受高級管理層的行政領導,而由審計委員會批準內審部門經理的任免,審查和批準內審部門工作目標、人員計劃和費用預算。內審部門與審計委員會之間是一種報告關系,與高級管理層之間是行政管理關系。內部審計就其性質來看,是一種管理權的延伸,但是他又與一般的管理權有所不同,根據《審計署關于內部審計工作的規(guī)定》第二條規(guī)定:“內部審計是獨立監(jiān)督和評價本單位及所屬單位財政收支、財務收支、經濟活動的真實、合法和效益的行為,以促進加強經濟管理和實現經濟目標?!睆拇艘?guī)定可見,內部審計雖然是一種管理權的延伸,但與一般的管理權不同,在于它是起的監(jiān)督、評價一個組織與本單位的管理活動真實合法有效的作用。內部審計要想起到上述作用,前提必須是獨立的。所以筆者認為在組織上的獨立尤為重要,如果仍就隸屬于公司經理層,恐怕會影響其獨立性與客觀性的實現。
2.3 內審任務與非內審任務
根據《內部審計基本準則》第二章的一般準則第六條規(guī)定:“內部審計人員應具備必要的學識及業(yè)務能力,熟悉本組織的經營活動和內部控制,并不斷通過后續(xù)教育來保持和提高專業(yè)勝任能力?!边@表明,內部審計師具有的學識和能力是為了更好的完成審計任務,熟悉而并不是管理經營活動。但是在實際經營中,由于專業(yè)人員緊缺或時限要求等其他原因,內部控制人員經常會被抽調去完成一些非審計工作任務。這時該內審人員執(zhí)行的不是內審職能,而是以一個管理人員的身份參與執(zhí)行管理工作。如果以后他們審查該項自己曾負責的活動,就會使客觀性受到損害。
3 保障內部審計獨立性和客觀性的措施
由于以上幾種可能影響內部審計獨立性和客觀性的情況存在,導致內部審計人員在企業(yè)中發(fā)揮的作用受到限制,現在,越來越多的企業(yè)意識到內部審計的重要性。內部審計師就如醫(yī)生,其對企業(yè)的診斷應是客觀的,是處于顧問的角度,所以為了保障其獨立性與客觀性,筆者認為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3.1 領導轉變觀念,重視內部審計
市場經濟不同于計劃經濟,企業(yè)領導應該充分認識到內部審計的地位和作用,保證內部審計機構享有相應的監(jiān)督地位,具有相應的獨立性和權威性,并且真正重視內部審計的結果,使之為企業(yè)領導提供科學決策、加強管理的重要依據。內部審計應成為企業(yè)最高領導層信息反饋的渠道。
3.2 進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內部審計應受董事會下設的審計委員會領導
對董事會負責,獨立于總經理和經理層管理人員。這就要求改變現在“一股獨大”的現狀,建立以董事會為中心的公司治理結構,禁止董事長兼任總經理。讓內審人員從行政上徹底脫離總經理層和財務經理的管理。
作為內部審計師或者是內部審計人員的親屬(包括其直系血親和近親,如未成年子女、配偶、兄弟姐妹、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及公婆等)如果在被審計部門任職或有經濟利益關系,則該內部審計師或內部審計人員應該回避。如接受禮物等導致審計結論不客觀而使審計工作陷于被動,或由于提供了不實信息而使管理層作出了不當決策給單位造成損失,應追究該審計人員的責任,不僅應該取消其內部審計該部門的權利,還要給予適當的處罰,加強監(jiān)管和行政處罰,視其情節(jié)嚴重賠償或取消其內部審計資格。
根據《內部審計基本準則》第二章一般準則的第八條規(guī)定:“內部審計機構和人員應保持獨立性和客觀性,不得負責被審計單位經營活動和內部控制的決策與執(zhí)行。”所以,要想保持內審人員的客觀性和獨立性,需要配備專門的內審人員,并且內部審計人員不得承擔經營管理責任,不能參與內部控制系統(tǒng)的設計、安裝和執(zhí)行,而只應承擔與檢查、評價和建議相關的審計責任。內審人員,在相當長一段時期內,也不能被委派去審查他們原先從事的活動。
3.5 單獨編制內部審計機構的業(yè)務經費和人員經費,不與企業(yè)的經濟效益掛鉤,而是與內部審計工作的質量和數量掛鉤,其經費的日常支出也應是通過董事會審批,這樣可以避免與經理層因為經費問題而可能導致的直接經濟利益影響客觀的判斷力。
[參考文獻]
[1] 內部審計基本準則。
[2] 李連軍。審計獨立性的制度陷阱與制度重建。財務與會計,2002,9.
[3] 張連起。走出利益沖突的沼澤保衛(wèi)注冊會計師審計的獨立性。財務與會計,2002,6.
[4] 莊恩岳。內部審計,1997,8.[5] 王冶平,萬隆平。山東審計,2002,11.
上一篇:淺議企事業(yè)內部審計風險
下一篇:鍛造高效能的銀行內部審計價值鏈
Copyright © 2000 - sinad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會計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備20012371號-7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44457號
套餐D大額券
¥
去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