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5-11 11:22 來源:常勛
進入金融期貨市場的不外乎兩類人,一類是為自己已有的風險敞口套期避險,另一類則是利用遠期價值的不確定性,憑藉自己的期望投機冒險。在會計處理上,后者是按常規(guī)程序進行的,即按期貨價值的波動來確認各個會計分期的損益,直至平倉轉手或結算為止(1):但為了在會計記錄中展示套期活動的保值效應,卻采用了有背于常規(guī)程序的特殊處理,這是會計準則之所以要對適用套期活動會計條件嚴加規(guī)范的重要原因。
一、套期的會計定義和套期關系的認定
從會計角度而言,套期(Hedging)是指指定一項衍生金融工具或非衍生工具(只是在很少的情況下(2)),作為被套期項目的公允價值或現金流量的全部或部分抵銷。就套期活動會計的實際效果而言,“Hedging”有“互抵”、“對沖”之意,即買入或出售一項或幾項套期工具,令其公允價值或未來現金流量的變動方向與被套期項目正好相反,從而可以有效地抵銷(全部或部分地)特定風險所導致的被套期項目價值變動可能帶來的損失。因此,在套期活動會計中,要對應地確認套期工具和相關的被套期項目的公允價值變動所形成的對當期凈損益的影響。
企業(yè)自身的權益性證券,不是企業(yè)的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因而不能用作套期工具;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項目的公允價值不能可靠地計量的,也不能作為套期工具。從而,應用套期活動會計最早和最普遍的領域,是為抵銷匯率變動風險而對外幣資產或負債進行的套期保值。
與套期工具一起構成套期關系的被套期項目,是指使企業(yè)面臨公允價值變動或未來現金流量變動風險影響(即具有風險敞口)的資產、負債、確定承諾或預期未來交易。如果說,對已確認的資產、負債項目以及雖未確認但履約可能性基本上可以肯定的“確定承諾”運用套期活動會計,是比較合適的;那么,對“預期交易”套期,應該說缺乏客觀的法定依據,因為對預期交易這種尚未發(fā)生的事項,沒有確保其在未來必定發(fā)生的法律保障手段(不像“確定承諾”那樣如不履約會構成違約的法律責任)。
應用套期活動會計,其前提是認定套期關系。概括地說,其必要條件是:關系明確,預先指定,可計量,確實有效。在套期開始時,企業(yè)必須制定正式的文件,預先指明套期關系以及企業(yè)進行此項套期活動的風險管理目標和策略。內容應至少包括:套期工具的認定,相關的被套期項目或交易,被套期風險的性質,企業(yè)如何評價套期工具在抵銷被套期項目的公允價值變動敞口或被套期交易的現金流量變動敞口的有效性等;而且,套期的有效性是可以可靠地計量的,也就是說,被套期項目的公允價值或現金流量以及套期工具的公允價值都是可以可靠地計量的;對于套期的有效性,還必須在持續(xù)的基礎上進行評價,以確切地確定其在整個報告期內都是有效的,對于無效的部分則不能適用套期活動會計,而要按常規(guī)的會計程序處理;當套期活動失效時,例如套期工具逾期、被出售、被中止或被執(zhí)行時,則要停止采用套期活動會計。這正是套期活動會計在實務操作中的復雜之處。
二、三類套期關系及其會計處理程序
以上的論述中已經提到公允價值套期和現金流量套期這兩類套期關系,還有一類是對國外實體投資凈額的套期。
(一)公允價值套期
公允價值套期是指對已確認的資產或負債或是這些資產或負債中可辨認部分的公允價值變動風險的套期。我們舉一個大家熟悉的為外幣交易的匯率變動風險套期保值的例題,來說明其會計處理程序(3)。
[例題一]美國出口商于200×年5月31日向英國進口商銷售商品,貨款按英鎊(GBP)結算,計£32000,償付期為60天。當天即期匯率為US$1.63112/£1(US$以下簡稱$)。美國出口商為規(guī)避匯率變動風險,于同日與外匯經紀銀行簽訂了一項按60天遠期匯率$1.63362/£1把£32000兌換為$52276的外匯遠期合同,設會計年度終結于200×年6月30日,當天的即期匯率為$1.64088/£1,結算日(7月30日)的即期匯率為$16468/£1.會計處理程序如下:
1、確認應收外幣賬款(被套期項目)和應付外幣遠期合同(套期工具),將應收本幣遠期合同款按60天遠期匯率鎖定,應付外幣遠期合同款按即期匯率折算,并遞延因匯率差形成的套期(升水或貼水)損益(例中為利得)。
0×05.31
應收英鎊賬款(£32000)$52196
出口銷售收入$52196
應收美元遠期合同款$52276
應付英鎊遠期合同(£32000)$52196
遞延升水損益$80
2、年終按期末匯率確認應收外幣賬款和應付外幣遠期合同款的公允價值變動,所形成的匯兌損益都計入當期損益,以反映對沖(互抵)效應;同時,攤銷遞延套期(升水或貼水)損益。
0×06.30
應收英鎊款(£)$312
匯總損益$312
匯總損益$312
應付英鎊遠期合同(£)$312
遞延升水損益$40
升水損益$40
3、確認收到的應收外幣賬款,用以償付應付外幣遠期合同;確認收到早已按遠期匯率鎖定的應收本幣遠期合同款,所形成的匯總損益的對沖效應反映在當期損益中;同時,攤銷遞延套期(升水或貼水)損益。
0×。07.30
銀行英鎊存款(£32000)$52698
應收英鎊賬款(£32000)$52508
匯總損益$190
應付英鎊遠期合同(£32000)$52508
匯總損益$190
銀行英鎊存款(£32000)$52698
銀行美元存款$52276
應收美元遠期合同款$52276
遞延升水損益$40
升水損益$40
從以上程序中可以看出,套期活動會計之所以能在會計記錄中反映對沖效應,是采取了背離常規(guī)程序的特殊處理方法,表現在:(1)套期工具(例中是應付英鎊遠期合同,用以對沖應收英鎊賬款的匯率變動風險)的計量基礎是公允價值(因為它是可以可靠計量的衍生金融工具),期末賬面價值應調整為期末公允價值,由于公允價值變動形成的未實現損益,應在當期損益中確認(而不論套期有效與否);(2)與套期工具相對應,被套期項目的期末賬面價值也要相應地調整為期末公允價值(而不論被套期項目原來的計量基礎是公允價值還是歷史成本,例中的應收英鎊賬款為持有至到期日的金融資產項目,是應按歷史成本計量的),其公允價值變動所形成的未實現損益,也應在當期損益中確認,這樣,就凸顯出對沖效應;(3)這種會計處理程序之所以特殊,是因為它提前確認了被套期項目的未實現的公允價值變動。
為了對比說明進行套期保值和不進行套期保值的會計處理程序的不同,我們再舉一簡例。
[例題二]設某投資者于200×年1月1日買入債券$100000(歸類為可供出售的金融資產項目,故其計量基礎為公允價值);同日,投資者為購入債券的60%進行套期保值,與債券經紀銀行簽定了按$62000鎖定的承諾出售債券$60000的遠期合同(衍生金融工具),這項遠期承諾應按公允價值計量;年末,套期工具有利得$1200,而全部債券的公允價值則降至$98000.
1、確認購入的債券投資
0×01.01
債券投資$100000
銀行存款$100000
2、對簽定的承諾出售債券的遠期合同進行初始確認
0X.01.01
應收出售債券的遠期合同款$62000
出售債券遠期合同$62000
3、確認用以套期保值的出售債券遠期承諾上的利得
0×12.31
出售債券遠期合同$1200
套期損益(計入凈收益)$1200
4、確認被套期項目公允價值減少形成的損失
0×12.31
債券投資損益(套期部分計入凈收益)$1200
債券投資減值(未套期部分計入權益)$800
債券投資$2000
從以上的會計處理程序中更能清晰地看到,未進行套期保值的那部分債券($40000),因市價下跌而形成的未實現減值,應計入權益而不確認為當期損失;而進行套期保值的那部分債券($60000),則要提前確認其未實現損失,計入當期損益,以反映與債券投資未實現損益(利得)的對沖效應。這正說明在套期活動會計中,采用了與常規(guī)程序不同的提前確認被套期項目的未實現公允價值變動的程序;例題中未進行套期保值的那部分債券,其未實現的公允價值變動則按常規(guī)程序計入了權益,需待至債券出售確認其已實現損益時,才從權益中轉入那一期間的凈損益。
。ǘ┈F金流量套期
現金流量套期是指對現金流量變動風險的套期,它可以是與預期交易(如預期的購買或銷售)相聯系的特定風險;以企業(yè)報告貨幣表示的以固定價格買、賣資產的未確認的確定承諾,雖然承受的是公允價值風險,但為了遵循現行實務中不將確定承諾確認為資產或負債項目的慣例,按照國際會計準則(IAS39)的規(guī)定,也要把它作為現金流量套期處理(4);我們將舉兩個例題分別加以說明。此外,可以與已確認的資產或負債項目相關的特定風險(例如浮動利率債券的全部或部分未來利息支出的變動風險),也屬于現金流量變動風險。
[例題三]20×1年11月1日,某公司預期將在4個月后購買現價為$50000的固定資產,同時為規(guī)避價格可能變動的風險,在期貨市場上簽定了出售等值的同類資產的4個月期的遠期合同,假設此項遠期合同未發(fā)生成本。20×1年12月31日,該項資產跌價$2400,遠期合同則增值$3000.假設在20×2年3月1日,預期交易發(fā)生,該項資產再跌價$400,遠期合同則增值$500.又設該資產使用期限為4年,不預計殘值,用直線法折舊。
1、對簽定承諾出售資產的遠期合同,在實務中往往不進行初始確認,而采用結算日會計(5)。
×1.11.01無需作任何分錄(對于只是可能在未來發(fā)生的購買資產的預期交易,當然不作任何記錄)。
2、由于期貨市場上購入和售出該類固定資產的價格漲跌幅度不一,在套期效應上形成了有效和無效的部分。年末,對套期有效部分的公允價值變動應予遞延,故計入權益;無效部分的公允價值變動應計入當期損益(根據常規(guī)程序);同時,應調整(6)套期工具的賬面價值;對被套期項目(預期交易)的賬面價值則不作調整,因所購資產的價格已被鎖定(且對預期交易不作記錄)。
×1.12.31
出售固定資產遠期合同$3000
遞延套期損益(計入權益)$2400
遠期合同損益(計入凈收益)$600
3、預期交易發(fā)生,一方面,再次調整套期工具賬面價值,確認套期損益和遠期合同損益;另一方面,購入的固定資產應按早已鎖定的價值入賬,累積的遞延套期損益應轉為本期的套期損益。
×2.03.01
出售固定資產遠期合同$500
遞延套期損益(計入權益)$400
遠期合同損益(計入凈收益)$100
固定資產$50000
出售固定資產遠期合同$3500
銀行存款$46500
遞延套期損益$2800
套期損益(計入凈收益)$2800
4、年終,按固定資產的原始價值計提20×2年全年折舊(假設該公司上半年購入的固定資產均按全年計提折舊;下半年購入的固定資產則不計提折舊)。
×2.12.31
折舊費$1250
固定資產累計折舊$1250
然而,預期交易畢竟不同于確定承諾,如前述,沒有什么法律保障手段確保它必然會在未來發(fā)生。因此,也可能出現企業(yè)基于各種原因取消這項預期交易的情況,則第3項以下的會計記錄,都不再發(fā)生,對預期交易的價格風險敞口的套期活動,也就終止,F改作第3、4項的會計記錄如下:
3、假如在20×2年1月1日,公司決定取消此項采購計劃,套期活動終止,應將套期工具的遞延損益從權益轉入當期收益。
×2.01.01
遞延套期損益$2400
套期損益$2400
4、與此同時,公司必然會選擇時機,在期貨市場上轉手這一承諾出售固定資產的遠期合同,假設在20×2年1月5日,此項期貨的平倉轉手價格為$2500*(7)。
×2.01.05
銀行存款$2500
遠期合同損益(計入凈收益)$500
出售固定資產遠期合同$3000
以下再舉一個大家比較熟悉的為外幣承諾套期保值的例題。
[例題四]現改設例題一中的美國出口商于200×年5月31日與英國進口商簽定一項在遠期交貨的購銷合同,價格固定為£32000.美國出口商將在7月30日收款交貨,為了規(guī)避此項外幣確定承諾的匯率變動風險,在簽訂遠期購銷合同的同時,又與外匯經紀銀行簽定了一項按60天遠期匯率$1.63362/£1把£32000兌換為52276的外匯遠期合同,當日即期匯率為$1.63112/£1;年終(6月30日)和結算日(7月30日)的即期匯率也一如例題一中所設,分別為$1.64088/£1和$1.6468/£1.套期工具(金融工具)的結算日也就是被套期項目的交易日。會計處理程序如下:
1、對簽定的遠期交貨合同,遵循不確認確定承諾的現行慣例,無需作任何記錄;僅需對簽定的外匯遠期合同(套期工具)進行初始確認,套期(升水或貼水)利得則需按現金流量套期處理,遞延到購銷交易成立之時,才去調整銷售收入。
0×。05.31
應收美元期匯合同$52276
應付英鎊期匯合同$52196
遞延升水損益$80
2、年終,按期末匯率確認應付外幣期匯合同款的公允價值變動,確認的匯兌損失,同樣要遞延到購銷交易成立之時,才去調整銷售收入。
0×。06.30
遞延匯總損益$312
應付英鎊期匯合同$312
3、結算日記錄收匯,確認銷售收入,按當日即期匯率$1.6468/£1折算為£52698;將收到的外幣付出,終止確認已履行的外幣遠期合同并確認匯兌損失;同時兌得早已按遠期匯率鎖定本幣賬款。
0×。07.30
銀行英鎊存款(£32000)$52698
出口銷售收入$52698
應付英鎊期匯合同(£32000)$52508
匯總損益$190
銀行英鎊存款(£32000)$52698
銀行美元存款$52276
應收美元期匯合同款$52276
4、結轉因對此項外幣確定承諾進行套期保值而形成的遞延套期損益、遞延匯兌損益以及匯兌損益,調整出口銷售收入。
0×。07.30
遞延升水損益$80
出口銷售收入$422
遞延匯總損益$312
匯總損益$190
由此可見,在對外幣確定承諾進行套期保值后:
以本幣計量=按結算日即期匯率±遞延至結算日和在結±遞延至結算日的銷售收入=折算的銷售收入±算日確認的匯總損益±的套期損益$52276=$52698-($312+$190)+$80
調整后的出口銷售收入$52276,正是按簽約時日(套期工具交易日)的遠期匯率折算和鎖定的本幣價值($32000×$1.6336/£1)。
從所舉的這兩個例題的會計處理程序中,可以歸結出現金流量套期的套期效應,表現為:
1、對于套期工具的未實現損益,應就其是否有效地沖抵被套期項目的現金流量變動區(qū)分為:(1)套期有效部分的未實現損益應予遞延,在權益中確認;(2)套期無效部分,因套期工具一般屬于衍生金融工具,其未實現損益應立即計入當期凈收益。以上不同處理參見例題三第2點所作分錄;在例題四中套期全部有效。
2、對于被套期項目,應視預期交易的發(fā)生和確定承諾的履行是否導致資產或負債的確認而定。(1)如果預期交易的發(fā)生導致資產或負債的確認(如例題三中導致的對所購固定資產的確認),應將在權益中遞延的套期工具的未實現損益轉入當期損益,實際上由于在遞延期間已調整了套期工具的價值,也就計入了所形成的資產或負債的價值或金額(參見例題三第3點中的兩筆分錄)。(2)如果預期交易的發(fā)生或確定承諾的履行未導致資產或負債的確認(如例題四),對在權益中遞延的未實現損益,應在預期交易或確定承諾影響報告收益的期間(如例題四中已承諾的外幣購銷交易發(fā)生的期間)調整被套期項目(參見例題四第4點所作分錄,例中為銷貨收入),從而也會隨收入或成本的結轉計入當期凈收益。
3、從以上論述可見,在現金流量套期中,其會計程序的特征是遞延套期工具的未實現損益,直到預期交易發(fā)生或確定承諾履行。
。ㄈ⿲鈱嶓w投資凈額套期
對國外實體投資凈額套期是指對報告企業(yè)在國外實體凈資產或凈負債中所享有或承擔份額的匯率變動風險的套期。以簡例說明其會計處理程序:
[例題五]設某法國母公司為其美國子公司在20×1年12月31日的預期年終美元凈資產額US$100000進行套期保值,在11月1日與外匯經紀銀行按60天期的遠期匯率FRF6.0125/US$1簽訂一項應付US$100000的遠期合同,當日即期匯率為FRF6.0046/US$1,12月31日的即期匯率為FRF5.9846/US$1.美國子公司2001年12月31日資產負債表上的實際凈資產額則為US$98000.
1、采用交易日會計,在簽約日(金融工具交易日)對外匯遠期合同進行初始確認。
×1.11.01
應收法國法郎期匯合同款FRF601250
應付美元期匯合同(US$100000)FRF600460
遞延升水損益FRF790
2、年終(結算日)履行外匯遠期合同:支付美元,并將交易日與結算日間的匯率差確認為遞延匯兌損益;收取早已按遠期匯率鎖定的法國法郎。
01.12.31
應收美元期匯合同款(US$100000)FRF600460
銀行存款(US$100000)FRF598460
遞延匯總損益FRF2000
銀行法國法郎存款FRF601250
應收法國法郎期匯合同款FRF601250
3、同時,將套期有效部分的遞延損益轉為折算調整額,計入權益,因為它是由于以外幣凈資產(US$98000)進行套期保值而形成的,例中為(遞延升水利得FRF790+遞延匯總收益FRF2000)×US$98000/US$100000=FRF2734;套期無效部分的遞延損益FRF56(FRF2790×US$2000/US$100000)則應轉入凈收益(按常規(guī)程序)。
01.12.31
遞延升水損益FRF790
遞延匯兌損益FRF2000
折算調整額FRF2734
凈收益FRF56
從以上程序可見,對國外實體投資凈額(外幣凈資產或凈負債)的套期效應,也是通過遞延套期工具的未實現損益來體現的。
三、套期活動會計的特征
(一)套期活動會計背離常規(guī)程序
總括以上的論述和例解,可以清晰地看出,為了在會計記錄中反映套期效應,套期活動會計是一種背離常規(guī)程序的特殊處理。從套期交易本身來說,必須把對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項目之間的確認和計量關聯起來,才能反映套期效應。套期活動會計的創(chuàng)導者正是以此來否定常規(guī)程序,認為如果按照常規(guī)程序處理,套期工具與被套期項目之間,無論在確認上和計量上都是“脫節(jié)”的,從而不可能在會計記錄中反映套期效應;這當然是有道理的。
1、在公允價值套期中,為了做到被套期項目與套期工具(它是按公允價值計量的)的計量基礎相一致,對被套期項目也實行公允價值計量,不論其原來的計量基礎是公允價值還是歷史成本這樣,就提前確認了被套期項目的未實現損益,使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項目的公允價值的逆向變動,在當期損益中能凸顯地反映其對沖效應(參見例題一、二)。
2、在現金流量套期中,這種效應反映為未在會計中確認的被套期項目所形成的未來現金流量變動(按公允價值計量),通過遞延,最終將被套期項目的價值鎖定在進行套期時的價值基礎上(參見例題三、四),以實現套期工具與被套期項目在確認上的一致;對國外實體投資凈額套期也是如此(參見例題五)。
。ǘ┨灼诨顒訒嫶嬖诘膯栴}
1、影響財務報表的列報的基礎。套期活動會計著眼于套期交易中套期工具與被套期項目在確認和計量上的相關性,卻不可避免地影響財務報表的列報基礎:無論是套期損益的提前確認或遞延確認,都會影響損益表和資產負債表的列報基礎。而按照常規(guī)會計原理,財務報表的基礎是不能任意調整的,資產、負債和損益的不同項目的確認標準應該保持一致,套期活動會計卻背離了這個原則。因此,矚目于套期效應的相關性,就要背離財產報表列報基礎的一致性,反之亦然。這是一個“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問題,也是一個“非此即彼”的深層次問題。
2、相關準則規(guī)定和實務操作都相當復雜。在準則規(guī)定和實務操作方面,套期活動會計中包括的套期關系認定、有效性評價、相應的賬務處理和披露等,涉及面廣,處理方法復雜,技術難度大,列報成本較高,而且,報表使用者對套期活動會計也難以理解。
3、企業(yè)管理層仍有較大的操縱空間。盡管會計準則對套期活動會計、尤其是套期關系認定和有效性評價的標準制定了相當嚴格的判定標準,但由于企業(yè)奉行的風險管理策略不同,也由于套期和投資之間的界限并不是涇渭分明的(可參閱例題三中預期交易被取消時的會計處理及注⑦中的相關說明)等原因,企業(yè)管理層所作的主觀判斷仍有較大的操作空間,特別是對預期交易。
四、以全面的公允價值計量模式取消套期活動會計
對于套期活動會計的是非得失,國際會計界早有爭論。在金融市場十分發(fā)達的國家,對用作套期工具的衍生工具實行全面的公允價值計量已是大勢所趨(盡管在計量可靠性上尚有待突破的難關),采用全面的公允價值計量模式后,套期活動會計將被取消。
我們將以例題一為例,加以說明(8)。例題一改按應付外匯遠期合同的公允價值變動確定分期損益額。除原來設定的情況外,增設200×年6月30日(年終)30天期遠期匯率為$1.64218/£1.
1、按交易日即期匯率$1.63112/£1確認應收英鎊(外幣)賬款(被套期項目);按交易日期匯市場上的60天遠期匯率$1.63362/£1確認應付英鎊(外幣)遠期合同(套期工具)和應收美元(本幣)遠期合同款,后者將按遠期匯率鎖定。
×1.05.31
應收英鎊賬款(£32000)$52196
出口銷售收入$52196
應收美元遠期合同款$52276
應付英鎊遠期合同(£32000)$52276
由于對套期工具也按遠期匯率、而不是按即期匯率折算,就不會形成遞延套期損益。
2、按年終即期匯率$1.64088£1調整應收英鎊賬款,按年終30天遠期匯率$164218£1調整應付英鎊遠期合同款,將兩者公允價值變動所形成的未實現損益均計入當期損益。
×1.06.30
應收英鎊賬款(£)$312
匯總損益$312
外匯遠期合同損益$274
應付英鎊遠期合同(£)$274
按常規(guī)會計程序處理被套期項目和套期工具的公允價值變動所形成匯兌利得和外匯遠期合同損失的金額,就不能反映等額對沖(互抵)的套期效應了。
3、按結算日即期匯率$1.6468/£1確認收到的應收英鎊款,用以償付應付英鎊遠期合同,分別確認各自形成的已實現匯兌利得和外匯遠期合同損失;收到早已按交易日的60天遠期匯率鎖定的應收美元遠期合同款。
0×。07.30
銀行英鎊存款(£32000)$52698
應收英鎊賬款(£32000)$52508
匯總損益$190
應收英鎊期匯合同款(£32000)$52550
外匯遠期合同損益$148
銀行英鎊存款(£32000)$52698
銀行美元存款$52276
應收美元遠期合同款$52276
同樣地,由于按常規(guī)會計程序處理兩者公允價值變動分別形成的已實現匯兌利得和外匯遠期合同損失,就不能在當期損益中反映等額的對沖(互抵)效應了。
然而,按照以上的程序,外幣交易帶來的匯率變動影響為匯兌利得$502($312+$190),應付外匯遠期合同帶來的匯率變動影響為遠期合同損失$422($274+148),最終導致的正是套期(升水)利得$80($502-$422),只是,在會計記錄中不能在分期損益確定中凸顯出對沖(互抵)效應而已,但卻保持了財務報表列報基礎的一致性。
需要強調的是,以全面的公允價值計量模式取消套期活動會計,并不是取消對風險敞口的套期保值活動,也不等于漠視企業(yè)管理層為套期保值所作的努力和獲取的業(yè)績,而只是要取消對財務報表列報基礎的一致性的背離。這樣,對于套期保值效應的表外披露,就更要適當加強。
注釋:
(1)當然,在實務中,還要處理在期貨交易所建立頭寸,通過保證金存款進行凈額結算,以及“初始保證金”的追加和退回以保持“保持保證金”等具體業(yè)務。有興趣的讀者可參閱常勛:《財務會計四大難題》(第一版)第十章第五節(jié),立信會計出版社2002年4月版。
。2)只有在對外匯風險進行套期之時。例如,可以不采用簽定外匯遠期合同的方式,而去舉借一筆固定利率外幣貸款(非衍生金融負債)為一筆未來應收外幣賬款保值,或是購入一筆固定利率外幣存單(非衍生金融資產)為一筆未來應付外幣賬款保值。
。3)關于對外幣交易和以下對外幣承諾以及對國外實體投資凈額套期保值的會計處理的詳細論述,可參閱《財務會計四大難題》(第一版)第十章第二、三、四節(jié)。
(4)美國FASB則在FAS133中確定,仍需按公允價值套期處理。
。5)在金融資產分類的基礎上,對初始確認的時點,除企業(yè)源生的應收賬款(和貸款)一般都在金融工具的交易日外,其余三類金融資產即持有至到期日的投資、為交易持有的資產和可供出售的資產的初始確認地點,都可以選擇在交易日或結算日?蓞㈤啞敦攧諘嬎拇箅y題》(第一版)第二章第三節(jié)和第三章第一節(jié)。本文[例題一]中采用的則是交易日會計(參見該例題中第1點所作的第2筆分錄)。
。6)例中因對出售資產的遠期合同未進行初始確認,實際上是把此項合同在期貨市場上的公允價值變動入賬,作為其賬面價值。實際上,如果此項期貨合同平倉轉手,正是以此作為轉手價格的(這是在實務中所以對它采用結算日會計的主要原因)。
。7)這時,這一承諾出售固定資產的遠期合同,其性質已轉變?yōu)椤盀榻灰壮钟械馁Y產”,持有的目的已從套期保值轉為投機牟利。例題中是獲取了$2500的利得,因為,當時期貨市場上此項資產的預期售價為$52500,故期貨合同的平倉轉手價格為$2500.但是,也可能出現預期售價下跌、比如說跌至$48000的情況,則這一期貨合同的平倉結算價格為-$2000,結算時公司將付出$2000,所作分錄如下:
遠期合同損益(計入凈收益)$5000
銀行存款$2000
出售固定資產遠期合同$3000
就整個過程看,為此項預期交易的現金流量套期而簽定的承諾出售資產遠期合同,在套期有效期間因年終公允價值上升而形成的利得為$2400(套期有效部分)+$600(套期無效部分),計$3000;套期終止后,由于這一期間遠期合同公允價值變動為跌價$5000($53000跌至$48000),損失了$5000(這在性質上屬于投機損失);就整個業(yè)務過程來說,最終的結果為凈損失$2000($3000-$5000)。
(8)對于其他四個例題,同樣可以比照文中說明的程序處理,讀者可以自行演練。只是,對于例題四、五,要增設年終時30天期的遠期匯率數據。
期貨套期保值
套期保值(Hedging)又譯作“對沖交易”或“”海琴“等。它的基本做法就是買進或賣出與現貨市場交易數量相當,交易地位相反的商品期貨合約,以期在未來某一時間通過賣出或買進相同的期貨合約,對沖平倉,結清期貨交易帶來的盈利或虧損,以此來補償或抵銷現貨市場價格變動所帶來的實際價格風險或利益,使交易者的經濟收益穩(wěn)定。
【對話達人】事務所美女所長講述2017新版企業(yè)所得稅年度申報表中高企與研發(fā)費那些表!
活動時間:2018年1月25日——2018年2月8日
活動性質:在線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