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碼下載APP
及時接收最新考試資訊及
備考信息
經濟師考試 第三節(jié) 稅負轉嫁
本節(jié)考點:
(1)稅負轉嫁的方式;
(2)影響稅負轉嫁的因素;
本節(jié)內容:
一、稅負轉嫁的方式
1、稅負轉嫁的含義:
稅負轉嫁是指納稅人在繳納稅款后,通過各種途徑將稅收負擔全部或部分轉移給他人的過程。也就是說最初繳納稅款的法定納稅人不一定是該稅收的最后負擔者。稅收負擔轉嫁的最后結果形成稅負歸宿(補:稅負歸宿表明全部稅收負擔最后是由誰來承擔的)。
2、稅負轉嫁的方式
稅負轉嫁方式 | 具體含義 |
前轉又稱順轉或向前轉嫁 | 納稅人將其所納稅款通過提高其所提供商品的價格方法,向前轉移給商品的購買者或者最終消費者負擔的一種形式。 前轉是稅收轉嫁最典型和最普遍的形式,多發(fā)生在流轉稅上。 |
后轉又稱逆轉或向后轉嫁 | 在納稅人前轉稅負存在困難時,納稅人通過壓低購入商品或者生產要素進價的方式,將其繳納的稅收轉給商品或者生產要素供給者的一種稅負轉嫁。 |
混轉也稱為散轉 | 納稅人既可以把稅負轉嫁給供應商,又可以把稅負轉嫁給購買者,實際上是前轉和后轉的混合方式。這種轉嫁方式實踐中比較常見。 |
消轉 | 納稅人用減低征稅物品成本的辦法使稅負從新增利潤中得到抵補,通過經營管理、提高勞動生產率等措施降低成本、增加利潤來抵消稅負。實際上稅負并沒有轉嫁,而是由納稅人自己負擔了。消轉是一種特殊的稅負轉嫁形式。 |
旁轉也叫側轉 | 納稅人將應負擔的稅負轉嫁給購買者或者供應者以外的其他人負擔。 |
稅收資本化也稱“資本還原” | 生產要素購買者將所購買的生產要素未來應當繳納的稅款,通過從購入價格中預先扣除的方法,向后轉嫁給生產要素的出售者。稅收資本化主要發(fā)生在土地和收益來源較具永久性質的政府債券等資本物品的交易中,稅收資本化是現(xiàn)在承擔未來的稅收,最典型的就是對土地交易的課稅。 例:某房地產公司購買一塊1000平方米土地,購買價款800萬元,每平方米土地每年繳納的城鎮(zhèn)土地使用稅是10元,未來70年的稅款共計70萬元,該公司將預期繳納的70萬元稅款轉嫁給土地出售者,進而實際的購買地款為800-70=730萬元,此后該公司每年支付1萬元的土地使用稅,但實際上稅款是由土地出售者負擔的。 稅收資本化是稅收后轉的一種特殊形式。但與稅收后轉在轉嫁媒介與轉嫁方式上存在明顯不同。 ①稅負后轉借助的是一般消費品,而稅收資本化借助的是資本品; ②稅負后轉是在商品交易時發(fā)生的一次性稅款的一次性轉嫁,稅收資本化是在商品交易后發(fā)生的預期歷次累計稅款的一次性轉嫁。 |
【例題14:08年單選】甲公司銷售應稅產品繳納的消費稅,通過提高該產品的價格將稅款全部轉移給該產品的購買者乙公司,這種稅負轉嫁方式屬于()
A后轉
B前轉
C消轉
D旁轉
【答案】B
【例題15:2011年單選】廠商通過提高其所提供商品價格的方法,將其所納稅款轉移給商品購買者或最終消費者負擔。根據(jù)稅負轉嫁理論,這種行為屬于典型的()行為。
A后轉
B前轉
C消轉
D旁轉
【答案】B
【例題16:09年單選】企業(yè)通過改善經營管理、提高勞動生產率等措施來降低成本、增加利潤,從而抵消稅負。這種稅負轉嫁方式是().
A.稅收資本化
B.混轉
C.旁轉
D.消轉
【答案】D
二、影響稅負轉嫁的因素
1.應稅商品供給與需求的彈性
商品的供給與需求彈性是決定稅負轉嫁狀況的關鍵因素。
(1)如果需求彈性較大,供給彈性較小,則稅負將主要由納稅人自己承擔,商品不容易轉嫁。
(2)如果需求彈性較小,供給彈性較大,稅負將主要由他人負擔,商品較易轉嫁。
2.課稅商品的性質
一般情況下:
(1)對生產必需品的課稅,因對其消費是必不可少的,需求彈性小,稅負容易轉嫁。
(2)對非生活必需品課稅,因對其消費不是必不可少的,需求彈性大,稅負不易轉嫁
3.課稅與經濟交易的關系
一般情況下:
(1)與經濟交易無關而直接對納稅人課征的稅,是不容易轉嫁的(如對企業(yè)征收所得稅和對個人征收個人所得稅)。
(2)通過經濟交易過程而間接對納稅人征收的稅,是比較容易轉嫁的(如對商品征收的增值稅、消費稅和營業(yè)稅)。
4.課稅范圍的大小
一般情況下:
(1)課稅范圍越廣泛,越不容易對商品的購買者產生替代效應,使需求缺乏彈性,課稅商品價格的提高變得比較容易,稅負容易轉嫁;
(2)課稅范圍越狹窄,越容易對商品的購買者產生替代效應,使需求具有彈性,課稅商品價格的提高變得艱難,稅負難以轉嫁。
此外,稅負轉嫁情況如何還與商品的競爭程度有關。
【例題17:07年多選】下列各類商品中,稅負不容易轉嫁的有()。
A.需求彈性較大、供給彈性較小的應稅商品
B.非生活必需品
C.生活必需品
D.征收消費稅的商品
E.課稅范圍狹窄的商品
【答案】ABE
Copyright © 2000 - sinad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會計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備20012371號-7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44457號
套餐D大額券
¥
去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