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碼下載APP
及時接收最新考試資訊及
備考信息
區(qū)分行為到底是否有效,要看第三人是否為善意。
(1)如果第三人為善意的,不知情的第三人,此時第三人根本就不知道代理人沒有代理權(quán),而且代理人給呈現(xiàn)的各種證明資料都是其有代理權(quán)的,這一點建議您看教材P23頁(二),先看清表見代理的構(gòu)成要件。如果構(gòu)成表見代理的,那么代理行為肯定是有效的,談不上追認的問題,第三人根本就認為代理人是有代理權(quán)的,跟他簽合同與跟被代理人簽訂合同是一樣的,他倆是一人,因此根本沒有追認的問題。
?。?)如果第三人是知情的,例如:被代理人在撤銷了代理人權(quán)限之后通知了第三人,但是后來代理人還是找其簽訂合同的情況,第三人是知道代理人沒有代理權(quán)的,但他特別想簽訂這個合同,特別想賺這份錢,此時該怎么辦?這時才會涉及到追認的問題,第三人這里從某種意義上講也是“善意”的,但與表見代理人中的“完全不知情”的善意是不同的,此時他善意的向被代理人進行追認,例如打個電話“喂、昨天你跟我說的那個人不是被你炒魷魚了嗎,今天他又到我這來簽合同了,這個合同怎么著啊”,對方如果說“沒關(guān)系,讓他簽吧,我承認”,這時就產(chǎn)生了追認的效果,合同此時就成立了。
?。?)從上面總結(jié)可以看出,同一代理行為中(1)和(2)的情況是不可能混同在一起的。從(2)中可以引申出一點,如果第三人是知情的,而且不但知情,根本就是與代理人串通想損害被代理人利益的,那么他就不是(2)這種情況下的善意相對人,此時也沒有追認的問題,該代理行為直接歸為無效即可,屬于22頁下面代理權(quán)的濫用情形。
安卓版本:8.8.0 蘋果版本:8.8.0
開發(fā)者:北京正保會計科技有限公司
應(yīng)用涉及權(quán)限:查看權(quán)限>
APP隱私政策:查看政策>
HD版本上線:點擊下載>
官方公眾號
微信掃一掃
官方視頻號
微信掃一掃
官方抖音號
抖音掃一掃
Copyright © 2000 - sinad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會計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quán)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備20012371號-7 出版物經(jīng)營許可證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44457號
套餐D大額券
¥
去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