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動成本法與完全成本法的根本區(qū)別是什么
變動成本法與完全成本法的根本區(qū)別
變動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是兩種不同的成本核算方法,它們在處理生產成本方面有著顯著的不同。

相比之下,完全成本法不僅包括變動成本,還將固定制造費用分攤到每一件產品中。這意味著,在完全成本法下,產品的成本不僅包含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變動制造費用,還包括按一定標準分配的固定制造費用。這種差異導致了兩種方法在利潤計算、庫存估值以及決策支持上的不同表現(xiàn)。
對財務報表的影響
變動成本法下的利潤表更加直觀地反映了銷售量變化對公司利潤的影響。由于固定制造費用不計入產品成本,因此當期的銷售收入減去變動成本后得到的是貢獻毛益(Contribution Margin)。貢獻毛益再減去固定成本得出營業(yè)利潤。
而在完全成本法下,固定制造費用被分攤到產品成本中,使得期末存貨價值更高,從而影響了當期利潤。具體公式為:
營業(yè)利潤 = 銷售收入 - 銷貨成本(含固定制造費用) - 期間費用
這使得完全成本法下的利潤受產量波動的影響較大,特別是在生產和銷售不平衡的情況下,完全成本法可能會導致利潤波動較大。
常見問題
為什么制造業(yè)企業(yè)更傾向于使用完全成本法?答:制造業(yè)企業(yè)通常需要對外提供財務報告,而這些報告必須遵循公認會計原則(GAAP)。完全成本法符合GAAP的要求,能夠更好地反映企業(yè)的長期盈利能力。此外,完全成本法有助于合理分攤固定成本,使管理層了解每一單位產品的實際成本。
變動成本法如何幫助零售業(yè)優(yōu)化定價策略?答:變動成本法可以幫助零售業(yè)更清晰地理解每個商品的邊際貢獻,即每個商品銷售所帶來的額外利潤。通過分析貢獻毛益,零售商可以調整價格策略,確保即使在促銷活動或折扣銷售時也能保持一定的利潤率。
服務業(yè)應如何選擇適合的成本核算方法?答:服務業(yè)的特點是固定成本較高且難以直接分攤到具體服務項目上。因此,變動成本法可能更適合用于內部管理決策,如評估服務項目的盈利能力和優(yōu)化資源配置。然而,對于外部財務報告,仍需采用完全成本法以滿足會計準則的要求。
說明:因考試政策、內容不斷變化與調整,正保會計網(wǎng)校提供的以上信息僅供參考,如有異議,請考生以官方部門公布的內容為準!
上一篇:計提盈余公積會計分錄要結轉嗎
下一篇:印花稅計稅金額怎么計算出來的